程序员scholar 程序员scholar
首页
  • Java 基础

    • JavaSE
    • JavaIO
    • JavaAPI速查
  • Java 高级

    • JUC
    • JVM
    • Java新特性
  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Web 开发

    • Servlet
    • Java网络编程
  • Web 标准

    • HTML
    • CSS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前端框架

    • Vue2
    • Vue3
    • 微信小程序
    • uni-app
  • 工具与库

    • jQuery
    • Ajax
    • Axios
    • Webpack
    • Vuex
    • WebSocket
    • 第三方登录
  • 后端与语言扩展

    • ES6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node.js
  • Element-UI
  • Apache ECharts
  • 数据结构
  • HTTP协议
  • HTTPS协议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Linux常用命令
  • Windows常用命令
  • SQL数据库

    • MySQL
    • MySQL速查
  • NoSQL数据库

    • Redis
    • ElasticSearch
  • 数据库

    • MyBatis
    • MyBatis-Plus
  • 消息中间件

    • RabbitMQ
  • 服务器

    • Nginx
  • Spring框架

    • Spring6
    • SpringMVC
    • SpringBoot
    • SpringSecurity
  • SpringCould微服务

    • SpringCloud基础
    • 微服务之DDD架构思想
  • 日常必备

    • 开发常用工具包
    • Hutoll工具包
    • IDEA常用配置
    • 开发笔记
    • 若依框架
    • 日常记录
    • 项目部署
    • 网站导航
    • 产品学习
    • 英语学习
  • 代码管理

    • Maven
    • Git教程
    • Git小乌龟教程
  • 运维工具

    • Docker
    • Jenkins
    • Kubernetes
  • 算法笔记

    • 算法思想
    • 刷题笔记
  • Java 面经

    • Java基础
    • Java集合
    • Java并发
    • JVM面试题
    • MySQL面试题
    • Redis面试题
    • MQ面试题
    • Spring面试题
    • Mybatis面试题
    • Dubbo面试题
    • 分布式面试题
    • 操作系统面试题
    •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
    • 高频场景面试题
  • 面试问题常见

    •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
    • 面试常见问题集锦
关于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首页
  • Java 基础

    • JavaSE
    • JavaIO
    • JavaAPI速查
  • Java 高级

    • JUC
    • JVM
    • Java新特性
  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Web 开发

    • Servlet
    • Java网络编程
  • Web 标准

    • HTML
    • CSS
    • JavaScript
  • 前端框架

    • Vue2
    • Vue3
    • 微信小程序
    • uni-app
  • 工具与库

    • jQuery
    • Ajax
    • Axios
    • Webpack
    • Vuex
    • WebSocket
    • 第三方登录
  • 后端与语言扩展

    • ES6
    • Typescript
    • node.js
  • Element-UI
  • Apache ECharts
  • 数据结构
  • HTTP协议
  • HTTPS协议
  • 计算机网络
  • Linux常用命令
  • Windows常用命令
  • SQL数据库

    • MySQL
    • MySQL速查
  • NoSQL数据库

    • Redis
    • ElasticSearch
  • 数据库

    • MyBatis
    • MyBatis-Plus
  • 消息中间件

    • RabbitMQ
  • 服务器

    • Nginx
  • Spring框架

    • Spring6
    • SpringMVC
    • SpringBoot
    • SpringSecurity
  • SpringCould微服务

    • SpringCloud基础
    • 微服务之DDD架构思想
  • 日常必备

    • 开发常用工具包
    • Hutoll工具包
    • IDEA常用配置
    • 开发笔记
    • 若依框架
    • 日常记录
    • 项目部署
    • 网站导航
    • 产品学习
    • 英语学习
  • 代码管理

    • Maven
    • Git教程
    • Git小乌龟教程
  • 运维工具

    • Docker
    • Jenkins
    • Kubernetes
  • 算法笔记

    • 算法思想
    • 刷题笔记
  • Java 面经

    • Java基础
    • Java集合
    • Java并发
    • JVM面试题
    • MySQL面试题
    • Redis面试题
    • MQ面试题
    • Spring面试题
    • Mybatis面试题
    • Dubbo面试题
    • 分布式面试题
    • 操作系统面试题
    •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
    • 高频场景面试题
  • 面试问题常见

    •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
    • 面试常见问题集锦
关于
GitHub (opens new window)
npm

(进入注册为作者充电)

  • Java基础

  • Java集合

  • Java并发

  • JVM

  • MySQL

  • Redis

    • Redis高频面试题
    • Redis事务、主从、哨兵、集群
    • Redis分布式问题、系统优化
      • 一、分布式问题
        • 1. 什么是分布式锁?为什么用分布式锁?
        • 2. 常见的分布式锁有哪些解决方案?
        • 3. Redis实现分布式锁
        • 分布式锁的三个核心要素
        • 上述分布式锁存在的问题
        • 4. 了解RedLock吗?
        • 5. RedLock的原理
      • 二、系统优化
        • 1. Redis如何做内存优化?
        • 2. 如果现在有个读超高并发的系统,用Redis来抗住大部分读请求,你会怎么设计?
  • MQ

  • Spring

  • Mybatis

  • Dubbo

  • 分布式

  • 操作系统

  • 计算机网络

  • 高频场景题

  • Java面试题
  • Redis
scholar
2025-01-04
目录

Redis分布式问题、系统优化

# Redis分布式问题、系统优化

# 一、分布式问题

# 1. 什么是分布式锁?为什么用分布式锁?

锁在程序中的作用就是同步工具,保证共享资源在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线程访问,Java中的锁我们都很熟悉了,像synchronized 、Lock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,但是Java的锁只能保证单机的时候有效,分布式集群环境就无能为力了,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分布式锁。

分布式锁,顾名思义,就是分布式项目开发中用到的锁,可以用来控制分布式系统之间同步访问共享资源。

思路是:在整个系统提供一个全局、唯一的获取锁的“东西”,然后每个系统在需要加锁时,都去问这个“东西”拿到一把锁,这样不同的系统拿到的就可以认为是同一把锁。至于这个“东西”,可以是Redis、Zookeeper,也可以是数据库。

一般来说,分布式锁需要满足的特性有这么几点:

1、互斥性:在任何时刻,对于同一条数据,只有一台应用可以获取到分布式锁;

2、高可用性:在分布式场景下,一小部分服务器宕机不影响正常使用,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提供分布式锁的服务以集群的方式部署;

3、防止锁超时:如果客户端没有主动释放锁,服务器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自动释放锁,防止客户端宕机或者网络不可达时产生死锁;

4、独占性:加锁解锁必须由同一台服务器进行,也就是锁的持有者才可以释放锁,不能出现你加的锁,别人给你解锁了。

# 2. 常见的分布式锁有哪些解决方案?

实现分布式锁目前有三种流行方案,即基于关系型数据库、Redis、ZooKeeper 的方案

1、基于关系型数据库,如MySQL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,是依赖数据库的唯一性来实现资源锁定,比如主键和唯一索引等。

缺点:

  • 这把锁强依赖数据库的可用性,数据库是一个单点,一旦数据库挂掉,会导致业务系统不可用。
  • 这把锁没有失效时间,一旦解锁操作失败,就会导致锁记录一直在数据库中,其他线程无法再获得到锁。
  • 这把锁只能是非阻塞的,因为数据的insert操作,一旦插入失败就会直接报错。没有获得锁的线程并不会进入排队队列,要想再次获得锁就要再次触发获得锁操作。
  • 这把锁是非重入的,同一个线程在没有释放锁之前无法再次获得该锁。因为数据中数据已经存在了。

2、基于Redis实现

优点:

Redis 锁实现简单,理解逻辑简单,性能好,可以支撑高并发的获取、释放锁操作。

缺点:

  • Redis 容易单点故障,集群部署,并不是强一致性的,锁的不够健壮;
  • key 的过期时间设置多少不明确,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;
  • 需要自己不断去尝试获取锁,比较消耗性能。

3、基于zookeeper

优点:

zookeeper 天生设计定位就是分布式协调,强一致性,锁很健壮。如果获取不到锁,只需要添加一个监听器就可以了,不用一直轮询,性能消耗较小。

缺点:

在高请求高并发下,系统疯狂的加锁释放锁,最后 zk 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可能会存在宕机的风险。

# 3. Redis实现分布式锁

# 分布式锁的三个核心要素

1、加锁

使用setnx来加锁。key是锁的唯一标识,按业务来决定命名,value这里设置为test。

setx key test
1

当一个线程执行setnx返回1,说明key原本不存在,该线程成功得到了锁;当一个线程执行setnx返回0,说明key已经存在,该线程抢锁失败;

2、解锁

有加锁就得有解锁。当得到的锁的线程执行完任务,需要释放锁,以便其他线程可以进入。释放锁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执行del指令。

del key
1

释放锁之后,其他线程就可以继续执行setnx命令来获得锁。

3、锁超时

锁超时知道的是:如果一个得到锁的线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挂掉,来不及显式地释放锁,这块资源将会永远被锁住,别的线程北向进来。

所以,setnx的key必须设置一个超时时间,以保证即使没有被显式释放,这把锁也要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释放。setnx不支持超时参数,所以需要额外指令,

expire key 30
1

# 上述分布式锁存在的问题

通过上述setnx 、del和expire实现的分布式锁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。

1、SETNX 和 EXPIRE 非原子性

假设一个场景中,某一个线程刚执行setnx,成功得到了锁。此时setnx刚执行成功,还未来得及执行expire命令,节点就挂掉了。此时这把锁就没有设置过期时间,别的线程就再也无法获得该锁。

解决措施:

由于setnx指令本身是不支持传入超时时间的,而在Redis2.6.12版本上为set指令增加了可选参数, 用法如下:

SET key value [EX seconds][PX milliseconds] [NX|XX]
1
  • EX second: 设置键的过期时间为second秒;
  • PX millisecond:设置键的过期时间为millisecond毫秒;
  • NX:只在键不存在时,才对键进行设置操作;
  • XX:只在键已经存在时,才对键进行设置操作;
  • SET操作完成时,返回OK,否则返回nil。

2、锁误解除

如果线程 A 成功获取到了锁,并且设置了过期时间 30 秒,但线程 A 执行时间超过了 30 秒,锁过期自动释放,此时线程 B 获取到了锁;随后 A 执行完成,线程 A 使用 DEL 命令来释放锁,但此时线程 B 加的锁还没有执行完成,线程 A 实际释放的线程 B 加的锁。

解决办法:

在del释放锁之前加一个判断,验证当前的锁是不是自己加的锁。

具体在加锁的时候把当前线程的id当做value,可生成一个 UUID 标识当前线程,在删除之前验证key对应的value是不是自己线程的id。

还可以使用 lua 脚本做验证标识和解锁操作。

3、超时解锁导致并发

如果线程 A 成功获取锁并设置过期时间 30 秒,但线程 A 执行时间超过了 30 秒,锁过期自动释放,此时线程 B 获取到了锁,线程 A 和线程 B 并发执行。

A、B 两个线程发生并发显然是不被允许的,一般有两种方式解决该问题:

  • 将过期时间设置足够长,确保代码逻辑在锁释放之前能够执行完成。
  • 为获取锁的线程增加守护线程,为将要过期但未释放的锁增加有效时间。

4、不可重入

当线程在持有锁的情况下再次请求加锁,如果一个锁支持一个线程多次加锁,那么这个锁就是可重入的。如果一个不可重入锁被再次加锁,由于该锁已经被持有,再次加锁会失败。Redis 可通过对锁进行重入计数,加锁时加 1,解锁时减 1,当计数归 0 时释放锁。

5、无法等待锁释放

上述命令执行都是立即返回的,如果客户端可以等待锁释放就无法使用。

  • 可以通过客户端轮询的方式解决该问题,当未获取到锁时,等待一段时间重新获取锁,直到成功获取锁或等待超时。这种方式比较消耗服务器资源,当并发量比较大时,会影响服务器的效率。
  •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 Redis 的发布订阅功能,当获取锁失败时,订阅锁释放消息,获取锁成功后释放时,发送锁释放消息。

具体实现参考:https://xiaomi-info.github.io/2019/12/17/Redis-distributed-lock/

# 4. 了解RedLock吗?

Redlock是一种算法,Redlock也就是 Redis Distributed Lock,可用实现多节点Redis的分布式锁。

RedLock官方推荐,Redisson完成了对Redlock算法封装。

此种方式具有以下特性:

  • 互斥访问:即永远只有一个 client 能拿到锁
  • 避免死锁:最终 client 都可能拿到锁,不会出现死锁的情况,即使锁定资源的服务崩溃或者分区,仍然能释放锁。
  • 容错性:只要大部分 Redis 节点存活(一半以上),就可以正常提供服务

# 5. RedLock的原理

假设有5个完全独立的Redis主服务器

  1. 获取当前时间戳

  2. client尝试按照顺序使用相同的key,value获取所有Redis服务的锁,在获取锁的过程中的获取时间比锁过期时间短很多,这是为了不要过长时间等待已经关闭的Redis服务。并且试着获取下一个Redis实例。

比如:TTL为5s,设置获取锁最多用1s,所以如果一秒内无法获取锁,就放弃获取这个锁,从而尝试获取下个锁

  1. client通过获取所有能获取的锁后的时间减去第一步的时间,这个时间差要小于TTL时间并且至少有3个Redis实例成功获取锁,才算真正的获取锁成功

  2. 如果成功获取锁,则锁的真正有效时间是 TTL减去第三步的时间差 的时间;比如:TTL 是5s,获取所有锁用了2s,则真正锁有效时间为3s(其实应该再减去时钟漂移);

  3. 如果客户端由于某些原因获取锁失败,便会开始解锁所有Redis实例;因为可能已经获取了小于3个锁,必须释放,否则影响其他client获取锁

算法示意图如下:

image-20210829131128229

# 二、系统优化

# 1. Redis如何做内存优化?

  • 控制key的数量。当使用Redis存储大量数据时,通常会存在大量键,过多的键同样会消耗大量内存。Redis本质是一个数据结构服务器,它为我们提供多种数据结构,如hash,list,set,zset 等结构。使用Redis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,大量使用get/set这样的API,把Redis当成Memcached使用。对于存储相同的数据内容利用Redis的数据结构降低外层键的数量,也可以节省大量内存。

  • 缩减键值对象,降低Redis内存使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缩减键(key)和值(value)的长度。

    • key长度:如在设计键时,在完整描述业务情况下,键值越短越好。
    • value长度:值对象缩减比较复杂,常见需求是把业务对象序列化成二进制数组放入Redis。首先应该在业务上精简业务对象,去掉不必要的属性避免存储无效数据。其次在序列化工具选择上,应该选择更高效的序列化工具来降低字节数组大小。
  • 编码优化。Redis对外提供了string,list,hash,set,zet等类型,但是Redis内部针对不同类型存在编码的概念,所谓编码就是具体使用哪种底层数据结构来实现。编码不同将直接影响数据的内存占用和读写效率。可参考文章: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1162213

# 2. 如果现在有个读超高并发的系统,用Redis来抗住大部分读请求,你会怎么设计?

如果是读高并发的话,先看读并发的数量级是多少,因为Redis单机的读QPS在万级,每秒几万没问题,使用一主多从+哨兵集群的缓存架构来承载每秒10W+的读并发,主从复制,读写分离。

使用哨兵集群主要是提高缓存架构的可用性,解决单点故障问题。主库负责写,多个从库负责读,支持水平扩容,根据读请求的QPS来决定加多少个Redis从实例。如果读并发继续增加的话,只需要增加Redis从实例就行了。

如果需要缓存1T+的数据,选择Redis cluster模式,每个主节点存一部分数据,假设一个master存32G,那只需要n*32G>=1T,n个这样的master节点就可以支持1T+的海量数据的存储了。

Redis单主的瓶颈不在于读写的并发,而在于内存容量,即使是一主多从也是不能解决该问题,因为一主多从架构下,多个slave的数据和master的完全一样。假如master是10G那slave也只能存10G数据。所以数据量受单主的影响。 而这个时候又需要缓存海量数据,那就必须得有多主了,并且多个主保存的数据还不能一样。Redis官方给出的 Redis cluster 模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编辑此页 (opens new window)
上次更新: 2025/01/05, 02:09:04
Redis事务、主从、哨兵、集群
MQ高频面试题

← Redis事务、主从、哨兵、集群 MQ高频面试题→

Theme by Vdoing | Copyright © 2019-2025 程序员scholar
  • 跟随系统
  • 浅色模式
  • 深色模式
  • 阅读模式